第(3/3)页 恨不得直接把耳朵堵上。 朱元璋冲马秀英招了招手。 马秀英忍笑靠近。 朱元璋才笑着,用只两人能听到的声音,低语,“一个月时间,经常在小夫妻两身边,你多在他们耳边,念叨念叨咱的好……” 噗! 尽管早猜到了,可真听到时,马秀英还是忍不住笑了。 又好气又好笑瞪了眼,“你就是自作自受!活该!” 话罢,气的放下帘子。 “走!” “还有冲刺会试,提醒那混球,别守着两个小家伙和妙云丫头,就忘了冲击会试!一个月后,就是院试了!” 朱元璋冲着马车,黑着脸大喊提醒,等马车消失在视线中,扭头看了看周围低头值守的宫女、太监。 想到一下子多了一个孙儿、一个孙女,又高兴笑了,小声笑骂离开:“小母牛上天,可把那混球了不得了!” …… 马秀英虽然低调出宫,可还是被紧盯关注的百官注意到了。 吕本目视马车离开,转身回到官房,脸色瞬间变黑。 右相官房。 胡惟庸关上窗户转身,余光瞥视喝茶的李善长,脸色十分不好看的在旁侧落座,“恩师,皇后第一时间出宫,极有可能还是去照顾徐大丫坐月子。” …… 如今看来,朱四郎入仕途,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。 再想到,近期在百官中,流传的议论内容。 胡惟庸脸色更加难堪,转头,紧盯李善长,“恩师,近期所谓朱四郎最终取代我的那些言论,您也听到了吧?” “这是不是太子系,借刀杀人的诡计!” 李善长这才停下品茶的动作,缓缓放下茶杯,似笑非笑:“为什么一定是太子系,为什么不可以是……” 李善长抬手,指了指天暗示。 胡惟庸脸色巨变,瞳孔猛地收缩。 压着声音,艰涩道:“恩师意思是,流传的议论,是皇帝安排,根本不是太子系的人!” 太子系没有任何动静,默认了。 只是觉得这样有利可图罢了。 “近期,你要低调做人,兢兢业业做事,把你那些不干净的事情,收拾干净,以我对皇帝的了解,这叫吹风惊蛇,把你逼急了,让你犯错!” “当然,针对的并不止你一个人,所有和皇权争权的文武官员,都在皇帝惊蛇范围内。” 李善长悠悠说着。 朱皇帝,就是逼着胡惟庸,以及很多人,产生紧迫感,急了慌了,就越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,越容易犯下致命错误! 可惜,朱皇帝忘记了,他李善长很了解他! 他早看出,皇帝似乎对相制很抵触。 所以才请辞隐退。 但他不会告诉胡惟庸。 在确保自己平安落地的情况,他还希望,通过支持提点这个学生,和皇帝斗一斗。 万一皇帝输了呢? 毕竟相制已经近千年了。 百官、读书人对这一制度的认同已经深入人心。 这一制度,也关乎百官利益。 未必没有赢得可能! 赢了。 胡惟庸作为领头人,肯定收割最丰厚的回报,成为真正的百官凤首。 可他也能收获足够多的感激,为子孙后代,留下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。 “多谢恩师提点!” 胡惟庸起身,郑重一拜,真诚恳切请求:“恩师,学生需要您的支持和提点,他们父子厉害,咱们老师学生,也未必不能和他们掰掰手腕!”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弯腰执弟子礼。 自从胡惟庸当了宰相后,见了他虽然还执弟子礼,可早些年的谦卑恭从早没了。 朱皇帝厉害。 朱四郎也早用行动表明不简单。 胡惟庸终于感到压力,重拾以往对他的谦卑。 如此,他们未必没有赢面! 李善长笑着起身,扶起胡惟庸,拍着胡惟庸肩膀,“不要急,在和高手对弈时,要洗干净手,静心明性,把一切干扰对弈的事情,处理干净。” “学生明白。” 他必须先把自己的脏事、把柄想办法遮掩掉,处理干净,这样才能打好这场仗。 …… 远在土桥村的朱棣,并不清楚金陵城内,一些事情,也因为他的蝴蝶翅膀煽动,开始发生细微变化。 临近中午。 王老先生,终于带着孩子们回来了。 王老先生见到朱棣时,就郑重一拜,“朱先生,老朽厚着脸皮,无论如何,都要和你抢弟子了!”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