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此之前,太子去她寝宫次数多于太子妃。 可自此之后,太子去太子妃寝宫,多于她。 她也不清楚,太子和太子妃江宁之行,到底发生了什么。 好在,她肚子也算争气,怀上了太子子嗣,只要是个男孩,太子登基,怎么也能封个亲王。 母凭子贵,未来的日子也有保障。 吕本显然第一次听到这些,抬头,脸色凝重询问:“给爹仔细说说,太子爷对你的态度变化,从什么时候开始……” …… 御书房。 朱元璋翻阅着蒋进忠上奏的丁忧折,自言自语,“这个蒋进忠缺点一大堆,但身上为数不多几个优点,倒也足以让此人,胜任一个好官,老四这混球,看人还挺准的。” 大明以孝治天下。 可自施行以来,很多官员,家里父母逝世,都低调安葬,继续厚着脸皮,占着位置。 生怕丁忧三年,再回来,就没位置。 蒋进忠是大明立国以来,第一个为母尽孝,在家中丁忧的官员。 蒋进忠还在折子中,反复提及,朝廷一定要选派优秀的官员。 正值的官员。 即便不能给土桥村提供帮助。 他的接任者,也千万不要处处觉得土桥村碍眼,给土桥村乡土村社建设,设置障碍。 “父皇,儿臣求见。” 外面传入的声音,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。 朱元璋抬头,“进!” 朱标带着方孝孺推门而入。 方孝孺亦步亦趋跟着,然后给朱元璋行礼,直到现在,他还稀里糊涂,不清楚,太子带他来做什么。 朱元璋看到方孝孺时,笑着看了眼朱标。 朱标笑着作揖,“父皇,江宁县令这个职位,儿臣以为要尽快确定下来了,蒋进忠在折子中,推荐了希直,儿臣以为很合适。” 啊? 方孝孺错愕抬头。 ‘我不去!我不想去!’ 方孝孺此刻,恨不得跑去蒋进忠老家,问一问蒋进忠,到底安的什么心,这么坑他! 朱元璋看向方孝孺,“方希直,蒋进忠推荐你,太子也举荐你,你愿不愿意去?” 其实看到蒋进忠的折子。 他就认同了蒋进忠推荐的方孝孺。 方孝孺和老四有过接触,两人也算是熟人。 最难能可贵,方孝孺的品行很端正,他不会为了针对老四,就破坏乡土村社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。 “你和朱四郎有过接触,当初你们谈的很愉快,也是你,从朱四郎口中,套出了乡土村社,引入士绅的危害性,这次去江宁,咱对你抱有厚望。” “希望你能近距离观察、学习,朱四郎怎么建设乡土村社。” 朱标知道方孝孺的顾虑,笑道:“老四的气量很大,上次你们握手言和,误会也已经化解了……” “是,燕王他气量很大,心里不记仇,但他给我记小本本上了!” 方孝孺腹诽着,都想哭了。 上次之后,他就打定主意,以后见了朱四郎绕道走。 可现在却要他去江宁县,给朱四郎当直管上官。 难道这就是吃人家朱四郎的饭,欺骗朱四郎的报应? 孽缘啊! 看陛下和太子爷的意思,已经选定了他。 方孝孺忍着心酸,低头,默默吞下苦果,“臣一定不负陛下、太子的厚望。” …… 朱元璋、朱标快刀斩乱麻,突然决定了江宁县人选。 让胡惟庸等朝中许多人大失所望,却也不敢说什么,纷纷偃旗息鼓。 此时,远在江宁的朱棣,还不知道,方孝孺这个被‘他’夷十族的家伙,要来江宁履任县令之职。 蒋进忠给他的信中,也没有提及,推荐了方孝孺。 …… 当天晚上。 方孝孺在家中,唉声叹息,孽缘啊孽缘,发愁时。 吕本悄悄登门拜访……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