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后来,也不知为何,孩子们叫的多了,听的多了。 毛骧慢慢又觉得,这个名字十分亲切。 自此,毛阿六,阿毛叔成了土桥村的新成员。 毛骧更名毛阿六,自称阿毛叔,被朱棣接纳,留在土桥村的消息,很快传回金陵城。 金陵城许多人,听闻消息后,私底下咬牙切齿。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时,松了口气,一笑付之。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。 数日后,随着徐妙云的产期越来越近。 朱棣接到了一个噩耗。 是蒋进忠的书信。 蒋母病逝,蒋胖子在书信中提及,要为母亲守孝丁忧三年。 已经向朝廷上书,建议朝廷选派一个有能力的官员来江宁,为土桥村的乡土村社建设,提供必要保障。 …… 左相官房。 胡惟庸亲自给李善长斟茶后,落座,感慨道:“没想到,这个朱四郎竟然真敢收留毛骧,毛阿六!呵呵……” 李善长瞥视胡惟庸,“朱四郎做的很聪明,你都知道,毛骧是前锦衣卫指挥使,收留毛骧,就有可能和锦衣卫发生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,难道朱四郎就没想到?” “为什么不反着思考一下,皇帝为什么把毛骧扔到朱四郎身边,难道仅仅是给毛骧留一条活路……” 胡惟庸脸色瞬变,艰难转头,“朱皇帝其实并没有完全打消对朱四郎的顾虑,毛骧就是最后一块试金石!” 胡惟庸的脸色难堪极了。 他们所有人,都被近期,传开的,朱四郎要冲刺会试,以及朱皇帝极力想要朱四郎回来给迷惑了。 以为皇帝,已经彻底消除对朱四郎的隔阂猜忌。 李善长瞥了眼,没有说话。 他就是给胡惟庸敲敲警钟,让他认识到,朱皇帝真正的厉害之处。 这个放牛娃,泥腿子出身的皇帝,权谋天赋太高了! 他一路辅佐,太了解了。 当然,还有朱四郎! 他当时听闻朱四郎竟然选择留下毛骧,都惊了一跳。 想明白后,又忍不住为朱四郎的聪明选择,抚掌喝彩。 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! 这对父子,厉害着呢! 朱四郎未来极有可能步入仕途! 成为朱皇帝在朝中,最为得利的干将!甚至取代对他们这些人的依赖! 胡惟庸若是还抱着,自己聪明第一,别人都是他的掌中玩物,这等心态,一定会在这对父子手中,死无葬身之地! 许久,胡惟庸起身,脸色苍白,郑重一拜:“学生多谢恩师提点。” 重新落座后,眼神余光,忌惮的窥探李善长,试探:“恩师,此番来学生这里……” “江宁县令蒋进忠丁忧之事,你应该听说了吧,蒋进忠母亲死的恰当时候啊!这笔丰厚政绩,朝中很多人都盯着……” 乡土村社只要建成。 无论江宁县令是谁,作为直管上官,都会得到一笔政绩。 而且,还能近距离观察朱四郎建设乡土村社。 未来一旦朝廷要把乡土村社推及天下,江宁县令就是熟知政策的人,必然会得到朝廷重用。 这就是一个,他施恩青年才俊,为子孙留一笔政治遗产,最好的机会! “我收到消息,吕本正在为太子系的人活动。” “很多人,也在为自家的亲朋故友活动。” …… ‘朱四郎在土桥村,江宁县令都成香饽饽了,这朱四郎还真不可小觑!’胡惟庸暗暗感慨一句,随即郑重道:“老师,我明白了,这个位置,我们也要活动。” 他作为宰相,在这件事上,有很大的发言权! 未必争不过太子系! 吕本为太子系活动,恐怕除了想捞政绩,也不安好心,这就是太子系最大的软肋! 当然,他也不安好心,除了让自己人捞政绩,就是近距离观察乡土村社建设,了解越深,才越容易往里面,添加自己的作料。 …… 远在土桥村的朱棣,正在紧张等待徐妙云生产的日子。 并不知,蒋进忠丁忧。 一个小小县令,竟让整个金陵城官场,顿时十分活跃起来。 每天都有人在暗中交易、活动。 一些官员,提及他收留毛阿六就咬牙切齿,可活动江宁县令的动作,却一点儿都不落于人后。 但这件事,却被立功心切的蒋瓛,在察觉后,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朱元璋……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