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你们是大明的军人,有开疆守土之责。” “为将者,剑在肩,忠君体国!剑锋向外,开疆守土!我认为,这才是这幅肩标的真正含义。” ‘为将者,剑在肩,忠君体国!剑锋向外,开疆守土!’ 张璞心中品咂着这句话,眼神余光扫了眼朱棣,‘朱四郎,咱要定了!一定要把他掳劫到草原!’ ‘有他,这次再搞到兵,就不怕无法在王庭立足了!’ 就凭朱四郎能说出这番见解,就证明朱四郎就是个有脑子,善于思考的人! 个人勇武不俗,还有脑子,也是汉家苗裔。 只要掳到草原上,他们就天生亲近! 张璞掳劫朱棣的心思,更浓烈了…… 丘福、朱能则在咀嚼琢磨,朱棣说的另一句话,‘刀枪对准百姓?’ 二人脸都白了,某刻,慌乱转向彼此,慌慌张张为对方解下肩标,重新佩戴。 原以为剑锋对准自己,最稳妥,可差点掉脑袋! 朱四郎嘴下留情了,也给了暗示。 为将者,剑锋向内,可以说成是对准百姓,也可以解读成对准皇帝啊! 果然,做人不能太嘚瑟了。 很容易出事! 片刻后,丘福二人重新佩戴好后,对视一眼,同时起身,郑重抱拳,“朱兄弟,咱们谢谢你。” “也欠你一个人情。” 朱能补充道:“这次,是我撺掇千户,隐瞒了我们已经开始实验,完全以你的名义,上报了标识这件事。” “朱兄弟,我坑了你,淮西武勋可能会因此记恨你,将来你要是在土桥村待不下去了,就来找我们。” 如果他们总结经验,把之前那种佩戴方式,报回朝廷,指不定会惹出多么大的惊涛骇浪。 甚至可能牵连家人。 不是可能! 是肯定! 首先,利益受损的淮西武勋,就会拿此事做文章! 朱棣被朱能这个凤雏给气笑了。 完全打着他的名义! 这个滑头,坑人时是毫不手软,承认错误,道歉时,又很光明磊落。 索性,他虱子多了,也不怕咬。 竞拍包税、乡土村社把文官给得罪了,现在又把武将得罪了。 其实,换个角度想一想,也没什么不好。 这样,很多人总可以放心了吧? 朱棣瞥了眼朱能,摆手,“算了,反正我就是个农民,他们高高在上,不可能为难一个农民。” 除了蓝玉。 其他人,大概率做不出,跑去土桥村,跟他拼命这种事。 丘福、朱能相视一眼:大气! 暗暗佩服朱棣气量的同时。 朱能脸皮更加发烫了。 因为养寇计,他耿耿于怀了很久。 重新坐下后,丘福邀请道:“朱兄弟,饭后启程前,我们准备搞一个小型的授予仪式,你一定要来参加。” 朱棣笑着点点。 这也可以说是,大明军,首次授衔,意义很大,能当一个见证者,他当然乐意了。 张璞故作小心翼翼试探,“丘千户,在下也想去参观,可以吗?” 肩标大概用途,他已经搞明白了。 可朱能为何说,坑了朱四郎? 肩标与朱四郎有什么关系? 这个问题,需要他慢慢旁敲侧击,去弄明白。 而且,他有种感觉,朱四郎身上还有很多秘密!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