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师娘,我们记住了。”等徐妙云话落,皮孩子们大声回道。 朱棣笑着提问:“我们之前学过一篇文章,和你们师娘的教导相似,谁能背一下。” 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……”孩子们只是短暂的思索过后,不约而同开口,“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……” 朱棣、徐妙云看着不由相视一笑。 啪啪啪…… 意气风发的稚嫩童声刚落下,突如其来的掌声,从公祠外,关着的一扇门后响起。 孩子们齐齐转头。 朱棣、徐妙云循着声音看去…… 方孝孺有些尴尬,从门后走出…… 进入土桥村,还未见到朱四郎,就给了他太多冲击。 为了观察这对夫妇,以及他们的学生,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有失君子之风,不够光明磊落的方法 藏在门后,透过门缝偷看! 行为虽然有些不够光明磊落,但值! 这一看,给他的震惊太大了! 朱棣和徐妙云相互对视。 朱棣低声道:“你给孩子们发衣服和书,我去看看。” 话罢,走出去…… 迎面相遇,方孝孺率先抱拳,“一定是朱先生吧?” “学生方希直。” “游学途经土桥村,适才向徐小哥讨水喝,饥肠辘辘,还厚着脸,吃了朱先生做的早饭。” “无意间,就欠了朱先生一饭之恩,都不知该如何报答。” 担心朱棣知晓他的名讳,方孝孺只报了表字。 朱棣笑着摆手,“一顿饭罢了,只要有能力,都会帮伱的,不要放在心上。” 方孝孺只报表字。 朱棣还真没认出,眼前这家伙,就是被‘他’夷十族那位。 一饭之恩都记挂。 他对这个读书人的印象,改变了点。 刚才见对方从门后走出来,说实话,内心本能很抵触。 “我也是江宁人,听闻过朱先生的一些事迹,朱先生可有时间,为我解几个心中疑惑?”方孝孺试探询问。 我的事迹? 朱棣不由被逗笑了,“我就是一个乡野村夫,没什么事迹,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探讨。” “你不忙吧?” “不忙不忙。”方孝孺忙摇头,心中暗笑嘀咕:请了一天假,就是来观察你!挖你的秘密! “等我夫人给孩子们发完衣服和书,我们找个安静地方聊。” 方孝孺也好奇跟着走到学堂门口。 “谢谢师娘。” 春晓双手捧着一套儒衫,一本韩昌黎集,高兴的不得了。 徐妙云含笑戳了戳小姑娘额头,提醒道:“要感谢你们的父母,衣服是他们辛劳种植棉花、纺布,又一针一线缝制成的,书是小徐先生送给你们的礼物,你们送她花环,她送你们这本书,希望你们从中学到智慧。” “嗯!我一定不辜负小徐先生的期盼,女孩子也要多读书!爹娘恩情,春晓一辈子都不会忘。” 春晓郑重说完后,转身,笑着蹦蹦跳跳来到朱棣面前,捧着衣服和书,鞠躬:“谢谢师傅。” …… 方孝孺看一个个孩子,捧着衣服和书,总要来朱棣面前作揖感谢。 眼中凝重之色一闪而逝 ‘这些孩子,十分感恩燕王夫妇啊!’ 他很清楚,这群孩子的行为举止以及流露出的情绪,意味着什么! 这群孩子,愿为燕王夫妇舍生忘死! 至少现在就是这样! 第(2/3)页